日韩三级视频_爱有多深莫妮卡_亚洲精品14p_免费特级黄毛片

English
中文
English

鋼鐵行業減碳迫在眉睫,需打破行業壁壘,構建低碳、零碳生態圈

時間:2023-12-01 來源:瀏覽量: 打印 字號:
2023年是雙碳鋼鐵目標已經明確的第二個年頭,碳達峰、碳中和已經成為今年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硬約束。

2022年1月,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聯合發文,提出深入推進綠色低碳,落實鋼鐵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確保2030年前碳達峰。2022年8月,鋼鐵行業低碳工作推進委員會正式發布鋼鐵低碳技術路線圖,隨后眾多鋼鐵企業紛紛發布雙碳愿景,均提出在2025年前實現碳達峰。

在這個大背景下,今年鋼鐵行業碳減排呈現以下三個特點:

一、鋼鐵行業碳排放仍位居制造業首位,減碳壓力巨大

據世界鋼鐵協會發布最新數據,2023年10月全球粗鋼產量為1.5億噸,同比增加0.6%。而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0月,中國粗鋼產量7909萬噸,同比下降1.8%;我國粗鋼產量一直占到全球一半以上,鋼鐵產業碳排放占全球鋼鐵產業碳排放總量的60%以上,是全球鋼鐵行業最大的碳排放源,從行業門類來看,鋼鐵行業碳排放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5%左右,碳排放量位居制造業31個門類首位。

二、歐盟碳關稅等外部政策沖擊中國鋼鐵行業

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簡稱“CBAM”)是全球的首個“碳關稅”,已于今年的10月1日開始實施,按照新規,CBAM在初期覆蓋水泥、電力、化肥、鋼鐵、鋁和氫6個行業相關產品。歐盟進口商現在開始必須報告相關商品生產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從2026年1月1日起,進口商必須購買排放證書,其價格基于在歐盟境內生產這些商品時所需支付的碳價來制定,此規定在2034年之前將全面實施。事實上,歐盟長期對進口鋼鐵產品采取各種貿易限制措施,這些外部政策也導致中國和歐盟的鋼材貿易逐漸萎縮。我國一直是全球粗鋼第一出口大國,2023年1—10月中國累計出口鋼材7473.2萬噸,同比增長34.8%。但今年1—9月份,中國對歐盟出口鋼材285萬噸,卻同比下降7.3%,占我國鋼材出口總量的比重下降至4.3%。盡管中國向歐盟出口鋼材占比較小,短期影響不大,但長期來看,碳關稅的實施對中國鋼鐵出口企業的影響會越來越大。

三,短期內鋼鐵企業完成碳達峰目標相對容易,但長期碳減排挑戰巨大

目前官方正式發布的鋼鐵低碳技術路線圖,將實施“雙碳”工程按照時間節點分為四個階段,即在2030年前,積極推進穩步實現碳達峰;2030—2040年,創新驅動實現深度脫碳;2040—2050年,實現重大突破沖刺極限降碳;2050—2060年,融合發展助力碳中和。不過多家鋼鐵企業均提出在2025年前實現碳達峰。

目前來看,鋼鐵行業一直執行著產能產量雙控的政策,加上需求低迷,出口微利等因素,粗鋼產量逐漸回落,這使得壓減產量成為短期內行業減碳效果最為顯著的措施。不過,粗鋼的產能減少畢竟是有限的,這也使得當減產達到一定程度的平衡,該措施帶來的降碳效果也將到底,而鋼鐵企業就需要從鋼鐵生產過程的能源結構調整和優化入手來解決后續的降碳目標,這對多數鋼鐵企業來說將會是巨大的挑戰。

基于此,我國鋼鐵行業當前減碳主要有四大路徑。

一,嚴控產能增長甚至減產是短期內最直接高效的減碳路徑

目前我國鋼鐵行業主要以高爐-轉爐為主要冶煉技術,所以減少粗鋼產量,則可以直接減少碳排放;按照國家政策要求,我國鋼鐵工業控制產能過剩的目標是在2030年將粗鋼產量下降至8億噸,在2060年將粗鋼產量進一步下降至6億噸。事實上,粗鋼累計產量自2021年10月以來持續性同比下降,控產減產勢必將直接快速地助力鋼鐵行業實現碳達峰。

二、節能減排,提升能源效率

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降低噸鋼綜合能耗;在余熱余能利用、綠色化運輸、綠色工廠以及智能化技術的應用等方面下功夫,通過不斷提升能源效率來實現碳減排。

三、提升鋼鐵冶煉技術,優化能源結構,實現低碳冶金或零碳冶金,整體呈現出從高爐到電爐,從焦炭到氫氣的升級趨勢

從能源結構上看,國內鋼鐵冶煉以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仍未發生根本性轉變,以煤為主的化石能源消耗占鋼鐵總能耗85%左右,碳減排要求鋼鐵行業轉變能源結構,推動低碳冶金革命性工藝的研發和推廣。

從煉鋼工藝流程上看,首先是推動綠氫能源利用,當前鋼鐵冶煉以高爐-轉爐長流程為主,未來,由傳統高爐“碳冶金”向新型“氫冶金”的顛覆性轉變,將是鋼鐵企業完成低碳轉型的重要路徑,同時氫冶金技術的發展也會帶動氫能源行業的發展,加速氫能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和建設;其次是綠電高效利用,目前鋼鐵企業主要做了風光水核熱等零碳電源、峰谷儲能和智能電網等嘗試;此外,綠料潔凈應用以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也是鋼企在煉鋼流程上減碳的重要方式,主要是使用低碳原料比如廢鋼資源的利用,截止到2022年底,全國廢鋼鐵資源產量總量為25978萬噸(其中社會廢鋼資源量在23972萬噸,鋼廠自產廢鋼2006萬噸)。廢鋼資源的綠色化科學、合理利用,對解決我國面臨的“雙碳”和鐵礦資源匱乏問題意義重大。也有一些鋼鐵企業在生物質能利用和CO2循環利用方面做了很多實踐。

四、跨行業協同,跨產業協同,逐步建成以鋼鐵行業為中心的低碳、零碳生態圈

雖然條條大道通羅馬,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鋼鐵市場仍整體低迷之際,碳減排無疑又將給鋼鐵企業帶來諸多壓力,首先是產能置換的成本相對較高;其次是廢鋼資源的利用以及氫冶金的技術還不夠完善,而且氫能的制造、儲備以及運輸技術也不夠完善;今年整個行業都在思索的問題則是如果實現生態性與經濟性的平衡,讓減排貢獻最大的主體受益,鋼鐵行業、政府、金融機構以及在技術革新上發展迅猛的新能源行業應該跨行業協同、跨產業協同。


鋼鐵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中國粗鋼產量連續26年居世界第一,是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密集型產業,是節能降碳的主戰場之一。光伏行業裝機連續八年世界第一,是中國參與全球能源產業和綠色經濟競爭合作的最重要力量,而金融行業與實體經濟則是利益共同體,彼此相互依存、相互促進。鋼鐵行業應打破行業壁壘,擁抱新能源產業,并充分借力金融行業,共同構建氫能產業鏈和鋼鐵行業在內的產業生態圈。

時代已經改變,大變局之下,企業和個人的選擇顯得尤為重要。對于面臨著碳減排的每一家企業以及每一位從業者而言,如何在巨變之時不僅可以從容應對,還可以搶得先機,正是當下最急迫的問題。

2023年的關鍵詞應該是“共建共享共生共榮”,畢竟,歷史總是不斷輪回,所有的變局一定是新的機會的開始!

(華夏雙碳能源研究院&蘭格大宗商品研究院 王冰凝)

留言評論Message

我要評論e-magazine